考研很长,需要耐心;考研也很快,所以我们必须珍惜每一分钟。今天,边肖在考研备考期间为大家整理了九条建议,帮助大家在备考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失去信心和方向。
1.珍惜现有的时间
有人说时间是杀猪刀,白刀进红刀出。的确,时间不仅是一把猪刀,也是一把剑。在考研,求学期间,有些人把时间当作屠刀,有些人把时间当作利剑。
考研是一个比较的过程。谁时间多,谁就有更大的胜算。谁充分利用时间,谁就有优势。所以考研ER要珍惜现有的时间,争分夺秒的完成复习任务。
2.适当的压力和制造紧张
多次说过要制定学习计划。因为我们在每个个人,都有惰性,大多数人都缺乏时间感,坐在自习室里,一天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闭着。所以备考的同学要每天用时间量化自己的任务,逐步养成高效阅读的好习惯。
另一种制造紧张的方法是限制你在一定时间内阅读的内容部分。比如阅读学科知识,要求你在两个小时内读完某一章,会产生紧迫感,注意力高度集中,看书速度比平时快很多。即使你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也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3.了解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但谁又真正了解自己呢?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现在能做什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相信很多考研朋友都直接或间接想过这个问题。
认识自己,从心里想要什么开始,然后决定。这样,你的内心就会形成强大的驱动力,推动你去探索和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比如考研你来考研?的目的是什么不管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还是逃避工作,是为了遇到更好的人还是为了提升自己等等。如果你经常问自己,自然会有动力。
明确自己的现状,也就是你现在能做什么。无论你是在工作还是在考研,你都应该了解自己的现状,根据你能做什么,然后你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调整自己。另一方面,你应该知道你在做什么。
总之,长期学习机械,没有科学的复习计划,总是关注别人的备考,这些都是你不能看书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心态不够,紧张等问题。大家要及时找出原因,好好改正,科学规划,集中精力重新复习。
4.多反思总结
机械每天复习,只求数量而不求质量,会觉得相当枯燥,即使你每天读很多书,你也会失去阅读的真正意义,因为你只寻求一种定量的心理满足。看书的时候要学会暗示大脑思考所学知识和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适当做笔记或者画思维导图,让看到的东西真正进入大脑,而不是停留在书本或者笔尖。
5.相信自己
许多考研人现在在关键时期有一种消瘦和焦虑的感觉。我在研究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会很沮丧。“我怎么这么蠢?”“我不适合考研"我真的想放弃。其实每个人都有焦虑,但并不可怕。只要想想你现在在做什么,相信你会成功。真的没必要想太多。我对事情想的太多,但对简单的事情想的太多。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个人都隐藏着巨大的能量,无论是在考研还是在工作中,既然你选择了这条田童大道,你就应该学会承担81艰难的精神旅程,相信自己。走在人生的路上,你一定要坚信我生来就是有用的,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6.利用你最好的学习时间复习
注意力时间在有限,通常持续25-30分钟,这是学习的最佳时间,也是复习效率最高的时间。如果你整天坐在办公桌前12个小时,一动不动,看起来你是在学习课本的内容,但你不能保证100%的专注。
因此,通过这种方法,每25分钟的复习和5分钟的休息可以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然后高速就可以高效地跑步和复习了。
7.脑力和体力的结合
笔记有很多种,有详略笔记,也有提纲笔记。许多对课本不熟悉的学生喜欢做详细的笔记。因为第一次对知识点不熟悉,不能马上提取重点难点,所以第一次要做详细的笔记,越详细越好。
很多学生,尤其是文科生,像抄书一样记笔记。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低效的记笔记的方式,既浪费时间,也赚不了多少作用。当我们阅读一本书时,我们可以准备一本书的草稿和一个笔记本。我们第一次看的时候,可以边看边在草稿本上写字画画。看完一章,我们可以在笔记本上写一个简短的总结。
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使用手和大脑,调动大脑的活动,防止困倦,帮助记忆。如果读书的时候什么都不写,只是盯着书看,很容易走神,出现“人不在”的情况。复习后期可以做提纲笔记,搭建框架,提炼重点,整体把握教材。
8.远离负能量
物以类聚,考研一定要远离那些给你带来负能量的人。负能量有哪些?抱怨,堕落,经常说丧气话等。在考研有负能量的人一定要远离,不然你会失去之前所有的成就。相反,有正能量的人每天都精神焕发,笑容满面。如果考研和阳光的人一起复习,他可能会改变你,变得更好。
9.养成好习惯
学坏容易,变好难。养成坏习惯只需要一个星期,养成好习惯需要一辈子,有点夸张,但不失人性。人是最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比如:你规定自己每天晚11点睡觉,而当你遇到一部电视剧是自己喜欢的,现在都快晚上十一点了,你还会去看吗?相信很多人都熬不住这种诱惑,我先看一集吧、只看一集,然后就已经大半夜过去了,还死死不放,最后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所以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全靠自律。
考研,千万不能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冷静的思考,都要坚持。
山东大学2019年专业课考研真题(一)
教育学考研你真的适合吗?2021教育学考研党戳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89-9620-9000
(点击复制,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