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2021的学生正计划一个接一个地为考研做准备。以下是边肖为考研,2021,学生编制的考研专业班年度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专业阶层的重要性
在考研,的竞争中,专业阶层对候选人的影响远远大于任何公共阶层,原因有三
(1)专业的学习规则与公共课程有很大不同。考试的公共课程内容在全国完全统一,有明确的考试范围。除了专业,的统考/联考,其他专业既没有统一的考试内容,也没有明确的考试范围,这使得复习更加困难。
(2)复试中,80%以上的考试内容是专业课。导师最看重的是专业,的考试分数,因为它直接显示了你在未来硕士期间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3)任何专业班的考试内容涵盖专业;的基础和核心知识专业考试的内容具有考生报考的目标硕士学位项目典型的学术研究特色和命题风格。
二,学习方法的指导
1.参考书
(1)工具书类型:指定工具书、建议工具书、目标专业,真题、专业,不同院校真题、成功考生的专著、讲义和笔记
(2)如何使用参考书:通读书籍,横向比较章节;打好基础,拓展知识面;参考书之间的横向比较;真题命题规律指导下的参考书阅读方法
(3)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目录法:通读参考书目录,初步了解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
系统方法:建立知识框架,否则知识浩如烟海,容易遗忘。
提问法:把学到的东西总结成问题写出来。
(4)学会做笔记:
通过目录法和系统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就要开始一边认真阅读一边做笔记了。笔记有利于整理思路,理解课本。而不是简单的把书的内容抄到本子上,整理成小问题,根据问题进行总结。
2.用真题
(1)作用的真题:它不仅反映了学科的重点,也反映了单位命题特色;的不同研究和发展方向。有效地研究了引导,专业的方向,科学地预测了专业的题目趋势
(2)如何分析真题:分析专业,话题型结构分析专业班成绩,分析考点重要等级,命题方式和特点,每章命题风格,每章题型比例和频次
三.总体规划
1.基础阶段:确定申请专业(3月前)
(1)学习内容:结合自身兴趣、学科基础、就业意向确定申请专业;浏览目标专业书籍了解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一般核心知识点。
(2)学习材料:与在目标专业建立专业有关的教科书和书籍
(3)预期目标:综合考虑兴趣、学科基础、就业意向等因素,了解专业,高校相关信息,决定报考专业明确报考目标,了解专业及高校相关背景。
2.基础复习阶段(3-6月)
(1)学习内容:
交叉专业:透彻理解参考书,地毯式复习,为训练思维打下坚实基础,掌握基本概念和模型。
本专业:优先考虑参考书,注意笔记,第一轮复习。先理解,不要纠结细节,把不懂的知识点标出来。
(2)学习资料:指定参考书
(3)预期目标:对指定书目“地毯style”进行一次研究,了解系统,的各个学科,找出章节的分布情况,结构,重点章节的内在逻辑等。但是并不要求记住每一本书的内容,从而达到效果对内容的整体理解。
(4)学习小贴士:密切关注高校招生政策,不要猜测问题,重点关注,适当增加跨专业和学校的时间,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3.强化阶段(7-8月)
(1)研究材料:目标大学招生简章,专业,已经指定了参考书目,历年来都有真题。
(2)学习内容:第二轮复习,以新大纲规定的参考书为重点,解决第一遗留问题,加强知识前后衔接,构建结构,整体框架,掌握难点;总结简洁的大纲笔记;完成与每章相匹配的练习;研究历年真题,找出考试,题型的设置和难易程度。
(3)预期目标:第二遍复习掌握整体,重点突出难点和重点;全面复习课程,梳理思路;进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框架。
4.巩固和改进阶段(9月-10月)
(1)学习内容:第三轮复习,重点结合最后一轮笔记提纲与重点,系统理解与记忆;根据深度和广度的回答,找专业的期刊杂志作为辅助学习材料;再分析一遍历年的真题并做习题。
(2)预期目标:重点第三轮复习,重点复习重点和难点;注重理解和记忆难点,不留死角;深入研究考研的真实问题
(3)学习资料:招生简章,专业历年指定书目、补充书目、习题集及真题
5.冲刺阶段(11-12月)
(1)学习资料:招生简章,专业目标机构指定的参考书、补充参考书和练习
历年真题的预期目标:达到记忆扎实、掌握完美的效果;复习重点内容,查漏补缺,克服一切困难,完成整个复习。
(2)学习内容:将参考书《快速》翻几遍,以便全面掌握整个知识体系并牢记于心;查缺补漏,不放过的疑惑,此时不能执着于小知识点,要懂得把握大,放过小;分析历年试题,对今年进行预测,列出测试性强的试题的准备情况,捕捉可能的考试
跨专业考研专业定不下来?五个原则帮你选定合适的专业
考研小白备考指南:考研备考需知的15个问题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89-9620-9000
(点击复制,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