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试时导师的主要考察点是什么?
导师不仅看重你的专业技能,还会考察你的智商和情商。不要低估后者。专业的基本功自然很重要,但他的个性和情商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给他的导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感、情感、意志、挫折承受力等方面的素质。性格和情商关系到学生是否努力,是否精明,是否是未来逻辑清晰的创造性人才。
参加复试的学生中,专业的能力相差不大。即使有差异,导师也可以后期培养,但如果是性格和情商上的缺陷,导师很难改变。
这也是有些同学纠结的:我分数这么高,你为什么不要我?因为,在复试中,情商会不自觉地影响你的成功。
从某种意义上说,情商甚至比智商更重要。随着社会的日益多元化和一体化,情商高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探索精神,从探索中建立自信,控制情绪,抵制挫折。他们喜欢与他人互动,愿意分享和合作,为未来的成功做准备。
2.什么样的导师才是好导师?
任何一个学科领域是否有一个好的导师,都将决定学生在研究生涯早期的成败。那么什么是好的导师呢?
首先你要和这个导师搞好关系。这种舒适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你的专业与导师主攻方向的匹配度
比如报新闻专业,以后想学经济新闻,就不能报在考研学法律新闻的导师,这样你的主要方向不匹配,导师学起来很别扭,不舒服。
你的个人期望与导师能力值的匹配度。
许多婚姻不幸福是因为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导师能给你带来什么帮助?多少?你想提高你的能力,导师能满足你的要求吗?
如果两者匹配,你年会就像鸭子下水!你和导师的性格有多匹配。这并不是说你和你的导师应该像父亲、儿子或兄弟一样进行推测,而是说你们相互欣赏。
人际交往的本质需求是欣赏的欲望。如果人们欣赏对方的生活态度,他们会相处得很好。这样的氛围,导师会教你更多。没有人愿意面对一个天天互相看着对方讨厌对方的人。
3.关于,老师,你想知道什么?
你需要了解学术导师的方方面面:
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次要研究方向是什么?
他的主要学术成就是什么?
该领域有什么独特的研究?
他的代表作有哪些?
你是否曾经出版过一本书或者旗帜鲜明地反对哪个的学术观点?
除了你的专业?他还招募了其他专业人吗
你的专业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吗?
近年来,他从多少招收研究生.
这样看起来是挖三尺,其实是对你导师负责,甚至是对你负责。记住,一定要提前去目标院校,去自习室和老师在办公,的大楼,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4.怎么给导师写邮件?
你应该知道作用在给你导师的邮件里是什么。就是让导师知道你有这样一个个人,和导师建立联系。
在导师的邮件中详细说明:
报考他的研究生,然后自我介绍,可以附上成绩单和一些正面材料,不写的大话。最好有一些硬件,比如奖项的扫描件和你的论文(摘录)。
(2)也要深刻地说出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是真的而不是说大话,写下你对这个专业,的理解,写下你为什么选择跨校报考老师。
最后写下你的愿景和对未来的规划,让导师知道你想要什么,你未来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尊重导师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太过分了会觉得自己虚伪轻浮,读研的时候会注意沉下心来,所以虚伪轻浮是禁忌。
更别提这种让导师崩溃的语言——“老师,我特别佩服你!”“老师,我是看着你的书长大的!”“老师,我给你读研了!”
5.如果考研在复试时被老师打断了,我该怎么办?
通常,如果老师看到你在背准备好的材料,他会故意打断你,问一些其他的问题来测试你的反应能力。这时候不要慌,抓住重点,尽量依靠熟悉的知识点。
如果你导师的打断正好戳中了你的“软肋”,那么诚实地告诉导师你不知道问题所在,然后依靠你的专业敏感度来尝试回答问题。当然,你的回答可能没那么准确,但至少能让老师感受到你的认真。
如果是英语面试,一些简单的手段可以提高你的注意力。“不仅…而且”和“等…比”等句子可以增强表达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另外,可以多使用一些口语性较强的词汇,让自我介绍更加新鲜。
6.英语发音会影响对老师的印象吗?
当我们听外国人说汉语时,我们通常不谈论会计的发音。同样,由于上下文、个人语言天赋等原因,发音错误是正常的。试想一下,你的发音不好,导师要注意你说的话――既然有人关心,那就不要担心。
英语自我介绍考什么?就是词汇量充足,语法规则好,态度自信。当我真的不知道如何继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时候。
另一方面,在考试的过程中,如果同学没有听清导师的英文提问,那么千万不要因为怕给导师留下听力不好的印象而随意进行回答。一句“Sorry,pardon?”可以帮助你化解当前的尴尬,也可以体现出你的谦逊和真诚。
表明个人观点和立场一定要谨慎。
“你读了哪些书,哪些著作,哪些期刊?”这个题目出现的几率是百分之百的。同学们在回答时最好是中性的,不带个人偏见,或者你可以就书中的一个观点进行阐述,如果导师刚好问到一个他不喜欢的著作或者那位作者,你却夸奖一番,估计就有问题了。
当然你也可选择学校自己定的参考书目了,有些学校的参考书目就是导师自己编写的,如果你对其有些深刻的见解,导师听到也是会比较欣慰和开心的。
7、关于导师提问到不了解的书籍一定要坦白
在导师提问时,导师问到的书籍你不甚了解,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老师的专业敏感超乎你想象的,他一听就知道你是真正看过,还是在“耍心眼”。
但是也请放心,老师一般情况下不会问到太“超纲”的书,如果有问到或许是想考察一下你的“诚实度”。
可以这样来说:“非常抱歉,我现在对这本书还了解得不多,但我希望在的研究生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粗浅认识。”在回答时要体现出诚实、虚心、以及上进的态度。
8、一定要重点关注当前热点话题
专业面试会问一些热点的话题吗?有可能会,也有可能不会。但如果时间充裕,适当关注一下热点是很有必要的,最典型的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特别喜欢考察学生分析热点问题。
考察热点院校不仅是看你所研究领域的动态是否了解,而且是看你剖析问题的能力。
在参加复试前最好能到图书馆期刊阅览室查阅一下近年来本专业比较权威的期刊,了解一下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及主要观点,这样做对参加复试十分有益。
回答这类问题,要避免就事论事,仅仅局限于事件本身,也不能空谈理论,而是要注意将理论与热点结合起来。
2020考研复试可能发生哪些变化?你预想到了吗?
经济学考研复试:什么样的人总是会被刷?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89-9620-9000
(点击复制,添加好友)